讓慢飛天使起飛:全面發展遲緩的欣欣

發展遲緩, 慢飛天使,早療

小二的欣欣,除了臉上有一副巨大的矯正眼鏡,其他與一般同學無異。然而,六年多前年的她,卻與同齡孩子很不一樣。媽媽起初還以為是每個孩子發展速度不同,但醫生卻判定為「全面 發展遲緩 」。

她一歲六個月時,媽媽發現她的頭總是歪向一邊,想說帶她去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生活上調整就會改善,沒想到醫生卻說:「小朋友可能有發展遲緩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評估。」評估的結果,晴晴是「全面性的 發展遲緩 」。媽媽聽到這個消息,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之後,欣欣隨即開始在醫院接受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本來就不喜歡陌生人的欣欣在陌生的環境中感到壓迫、害怕,不願配合治療。後來在其他環境中也開始對陌生人眼光感到恐懼,甚至緊握拳頭、縮著身體、眼神恐懼。媽媽也因晴晴這樣而感到焦慮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時一位資深的治療師建議媽媽帶她去找吳端文老師。媽媽知道6歲前是黃金治療期,於是開始帶著欣欣同時進行醫院和「啟端」兩頭跑的治療。

一開始,在吳端文老師一對一的評估後,將醫生說的「全面 發展遲緩 」細分拆解,欣欣的狀況大致可以歸納成四大區塊:肌肉張力低、肢體協調度差、視知覺較弱及語言能力遲緩。在日常生活中,欣欣還有聲音敏感、觸覺敏感的問題,另外也對於公園裡高低及旋轉類型的設施非常排斥。這些都是「前庭神經系統」方面的問題,導致她在動作發展、語言能力、情緒及空間、方向感等方面產生了這些情形。

吳老師先針對欣欣的肌張力部分做調整,給予她衝、跑、翻跟斗、溜滑梯及盪鞦韆等課程。這些活動不僅能調整肌肉張力及肌耐力,也能刺激視知覺。因為人體90%的視覺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都與前庭神經有關,對於辨認上下、左右、前後、東西南北等定位感、方向感都有影響。

在給予大量前庭刺激後,吳老師會進行一些串珠、插木棒、拉橡皮筋等課程,以幫助欣欣的精細動作發展。這些課程都以遊戲的方式包裝,讓欣欣在開心遊戲的同時進行了治療。

媽媽很快就發現,啟端的治療方式截然不同。醫院的治療比較制式且僵硬;而「啟端」的治療師則語氣溫和,治療過程也比較輕鬆活潑。欣欣對「啟端」的遊戲治療非常感興趣,媽媽也覺得「啟端」的治療氛圍讓人比較放鬆。

在「啟端」的治療下,欣欣的眼神開始變得明亮,原本怕生的性格也變得活潑開朗。媽媽原本疑惑啟端用盪鞦韆、翻跟斗這些活動怎麼會有用,但事實證明,在啟端的療程中,它們竟然真的有效果。

近幾年開始,老師上課都會讓欣欣戴上吳老師從國外引進的「進階整合聽音系統治療方案」,它看起來就是一組連著手機的耳罩式耳機;但它是利用「骨傳導」的方式進行,運用高、低頻不同的音律在刺激中耳裡的小肌肉。被 filtering, gating 過的音樂可以隨著課程的需求有不同的選擇;欣欣媽媽發現這課程對欣欣的語言上有極大的幫助。

每次課程結束後,欣欣都還不願意回家。媽媽說,在啟端,每到下課時間,總是可以聽到媽媽們催促小朋友回家。雖然話說的無奈,但欣欣媽媽的嘴角卻微微上揚,因為她看到了欣欣在治療中的進步。

除了每周一次的課程外,老師還會給欣欣一些「回家功課」,例如每天早上30下的翻跟斗、100秒的倒立、擰毛巾、捏黏土等這些在家可每天幫助腦神經進步的動作。

欣欣媽媽為她努力,就是希望能讓她和一般小朋友一樣接受正常教育。關鍵時刻是進小學前的入學評估,這項評估攸關晴晴能否進入正規班級。對於欣欣媽媽來說,這就像是多年努力的「驗收」。結果出來,欣欣雖然在幾項評估上低於一般小朋友,但仍能進入正規班級,不用延緩入學,也不用被分配到特教班級。一切辛勞都值得了。

啟端的李老師說,六年多來,欣欣的社交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原本她無法接受陌生人的目光,但現在她可以主動和教室裡的老師、家長打招呼。此外,她的學習能力也大幅提升。過去她無法辨識一個字的形象,但現在她的學校作業與一般小朋友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在家寫功課的時間比較久。此外,她對於出國、放暑假及考試等生活上的改變,所花費的適應期也越來越短。

在粗大、精細的動作及空間、方向感方面,欣欣已經追上同年齡的小孩。然而,在認知、專注力及抽象思考能力方面,她仍需要一些時間的努力。雖然無法保證再多久就可以「畢業」,但李老師一直努力讓欣欣的媽媽在家就可以替她做加強,並肯定欣欣會越來越進步。

欣欣升上二年級,在大人眼中,她活潑快樂。雖然成績不太好,字也寫不好,不過,媽媽知道她和同齡小朋友只差一點點。欣欣與同學相處融洽,有自己的好朋友,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去上學。欣欣媽媽對此很滿意,我們也為她感到高興。

特殊兒的 早療 照護非常辛苦,進步也緩慢。家長的穩定和支持是進步的關鍵。欣欣的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很多,令人欽佩。他們付出的心血換來了成果:即使是天使慢飛,只要努力不懈就一定能追上進度,展翅飛翔。

慢飛天使, 早期療育, 早療, 發展遲緩

即刻預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