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吸塵器聲、挑食、到處摸,要如何改善?
孩子有以上這種狀況,通常是因為感覺調節失調所造成的,但甚麼是感覺調節?
感覺調節是什麼?
感覺調節(Sensory Modulation)是指大腦能將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溫度、速度等等的感覺刺激量調整到適當程度,使身體能產生適當的反應行為。舉例來說:觸覺的刺激量正常的時候,我們可以正常感覺到各種觸感、對家人的皮膚碰觸能產生安全感的反應,但是如果觸覺刺激過高,孩子就會對某些材質的觸覺刺激無法接受,甚至不給家人抱。感覺調節對孩子的生活表現和學習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當調節功能失調時,孩子感受到的世界和我們感受的十分不一樣,受這些感覺過度或不足刺激的影響,孩子會容易分心、失神或過度亢奮,導致工作效率低或無法完成工作。
常見的感覺調節障礙反應過度的症狀之一是:無法接受一般程度的感覺刺激。遇到強度足以產生「防禦」反應的感覺刺激時,交感神經會太活化,呈現逃跑、迴避、閃躲、退縮或攻擊的行為。孩子們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行為無組織、難入睡等情形,有可能就是感覺調節出了問題。感覺防禦常使孩子感覺不愉快、難過,長久下來,孩子身心俱疲、壞脾氣、人際關係差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更讓孩子容易失去自信。
除了對感覺過度敏感的「防禦」,另一類感覺調節障礙則是「反應不足」的症狀,是副交感神經的過度活化。常見的行為指標包括:懶洋洋、慢吞吞、反應慢等。
以下介紹感覺調節功能障礙在各個感覺系統異常時的行為徵狀:
觸覺防禦(Tactile Defensiveness):這類幼兒對碰觸很敏感,常見有下列表現:
- 日常穿衣、鞋、襪非常挑剔,特別對某些材質的衣服反應過度;不喜歡衣物沾溼。
- 排斥洗髮、梳頭、洗臉、剪指甲、剪頭髮。
- 對水的溫度敏感且挑剔。
- 不喜歡身體被碰觸,甚至不喜歡別人靠近自己。
- 不喜歡無預期的被碰觸到
- 不喜歡接觸特殊質地,如不喜歡赤腳走在草地、沙灘,不喜歡碰觸顏料、膠水。
- 被他人輕微碰觸到時會覺得是被拍打,甚至出現情緒反應,排斥社交活動
聽覺防禦(Auditory Defensiveness):聽覺防禦是對聽覺的過度反應,對無害的聲音過度害怕和驚恐,可能會出現下列行為徵狀:
- 害怕吸塵器、果汁機、施工聲
- 對突然發的聲響過度害怕,例如:宣傳車聲、煙火/鞭炮
- 時常詢問「那是什麼聲音?」
- 摀耳朵的行為
口腔防禦(Oral Defensiveness):口腔防禦是對口腔內的感覺過度反應,包含下列行為反應:
- 挑食,排斥青菜或較硬水果
- 幼兒換固體食物時接受度不佳
- 對食物的溫度敏感
- 時常將食物含在嘴內,一頓飯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
- 排斥刷牙
- 排斥看牙醫或耳鼻喉科,張開嘴巴檢查時非常抗拒
重力不安全感(Gravitational Insecurity):重力不安全感是指幼兒對於頭部位置的改變、重心的改變產生過度害怕的反應,常見行為徵狀如:
- 頭向後仰或向下倒的姿勢、翻跟斗時會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
- 過度怕高或跌倒(因此動作時常看起來小心翼翼的)
- 害怕雙腳離地,例如:攀爬、跳躍、盪鞦韆、搖木馬、溜滑梯等
- 害怕盪鞦韆盪的高或快,鞦韆坐不久,不像其他孩子般喜歡和投入
- 上、下樓梯走很慢或是要緊握住扶手才敢走
- 害怕走平衡木等
感覺尋求:有些感覺反應過低的孩子,時常呈現沒有得到足夠刺激的狀態,因而尋求大量刺激,如:
- 過度喜歡爬上爬下的活動(對前庭覺、本體覺的需求多)
- 動個不停,手腳和嘴巴很愛動(本體覺的需求多)
- 到處摸,喜歡碰觸、抱人(對觸覺、本體覺的需求多)
怎麼改善?
改善感覺防禦的第一步即是減少壓力,而感覺調節障礙為神經生理的問題,因此針對感覺防禦的改善方案是使用各種放鬆安定神經的手法,促進副交感神經功能的提升,讓過度的刺激能被平衡過來。有些照顧者或老師以為「只要多練習就不怕了,多練習就習慣了」,其實這類障礙不宜多次經驗害怕的情緒,因為這麼做會加強交感神經路線,讓副交感神經更無力平衡,反而適得其反!
一般改善感覺調節障礙的原則有:讓孩子參與本體覺遊戲、出力氣的遊戲(例如:拔河、比力氣、吊單槓等等)以及重壓的觸覺遊戲(例如:各式按摩手法、拍拍、抱抱、擠壓遊戲等),降低大腦神經警醒活化強度,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化,其中本體覺刺激的活動,另有促進本身感覺調節的功能;
至於感覺調節障礙反應過低的孩子,我們可先提供孩子可接受的前庭覺活動,再加入各類感覺系統活動經驗,滿足孩子感覺系統的需求。
每個孩子的大腦神經狀況皆不相同,因而要因孩子的個別狀況來調整感覺刺激的強度、頻率、持續時間,若孩子的感覺調節障礙較為嚴重,建議詢問專業感覺統合職能治療師,才能夠更有效提升孩子的感覺調節能力,進而提升行為、情緒、社交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