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加強孩子的社交能力?

人是群居的動物,打從出生我們就開始不斷的與他人互動,家庭是孩子參與的第一個小團體,進入幼稚園時,開始與家人以外的人互動,遵守老師的指令、與同儕玩耍並一同建立生活的規律,學習輪流、等待甚至合作,為進入小學準備;進入小學以後,社交的需求更多,人際互動技巧更加重要,甚至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因此社交技巧是不容忽視的一塊!

 

社交能力並不是打從出生就擁有的技能,它隨著孩子生理、心理的發展、生活經驗,慢慢地向上堆疊,不同年紀的孩子,應有的互動能力也有所不同;最一開始與同儕進行的社交活動大多是玩耍,在一同玩耍中開始建立自我以及他人的概念,建立輪流與等待的概念,建立合作與分享的概念。而要有好的表現與許多方面有關,像是孩子的經驗以及環境給予的機會等等,較少與其他同儕接觸或一同活動的孩子,社交技巧練習的機會相對的也較少。

 

除此之外,社交技巧同時也與大腦神經穩定度有關,例如:有些孩子衝動性較高、較無法等待,因而更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或是出現衝動行為;而有些孩子則是警醒度太低,對外界環境訊息的輸入與處理太慢或根本無法有效的接收,當其他孩子邀請一同玩耍時,無法及時的一來一往處理資訊、回應其他兒童;而有些感覺調節障礙的孩子,對聲音、觸覺特別敏感,害怕其他孩子玩得太開心的聲音,害怕在遊戲中不小心被碰觸等等,因此在遊戲中容易有負向情緒反應,自然會排斥抗拒與同儕一起玩耍,也可能因此較少經驗與練習的機會;有些孩子則是自信心較低,害怕比賽,或是好勝心過強,情緒控制差,彈性思考較差,也容易與其他孩子產生衝突;有些孩子較為自我中心,無法為他人著想,容易有不適切的言語(如:嘲笑別人)也因而較容易被其他同儕疏離。

 

由此可見影響孩子社交表現的原因非常廣泛,必須要因應不同孩子的狀況進行不同的加強計畫,提升大腦神經穩定後,再藉由在監督下進行小型社交團體活動,練習較為適切的社交技巧。如同電腦一般,提升電腦硬體設備後(大腦神經的感覺調節功能、彈性思考能力、情緒調節能力),還需要加入適當的軟體(社交技巧策略,如:遇到挫折該怎麼辦、該怎麼邀請別人一同遊戲等等),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預約諮詢

吳端文, 啟端感覺統合, 情緒障礙, 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權威吳端文, 社交障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