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loader
文章段落
分享文章
文章段落

亞斯加過動的小羽

專注力不足
自閉症

回想去年的上班時間,只要手機來電顯示是孩子的班導師來電,我都是盡速離開辦公室,找個比較能好好講話的地方…幾個深呼吸後,帶著「不知道小孩又做了什麼!」的忐忑,無奈地按下通話鍵…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孩子轉到新學校,班級導師建議我們家長尋求醫療協助,在多方收集醫療和治療資訊時,經過醫院的同事介紹與網路了解,決定先帶著孩子到啟端諮詢。執行諮詢的治療師提到…亞斯伯格特質,指出孩子的固著行為、部分動作不協調、社交眼神閃躲與同齡孩子明顯不同,加上過往衝突事件與持續的情緒控制問題,致使孩子長期處在高自尊低成就,大腦額葉過載,情緒無法釋放衍生壓力過大的問題…;治療師友善與平實的說明,讓我和孩子的爸能同步理解孩子的狀況及接續的課程安排。

從一對一的感統與釋壓課程,到接續的團體課程,除了看到孩子對課程的期待與課後的意猶未盡;歷經4週的課程之後,學校的班導師開心的告訴我~孩子的表現已經幾乎完全能符合規範,學習專注改善和課業完成度已達班級要求,且能控制情緒衝動並主動承擔工作與責任,對於人際和諧助益良多。客觀上,讓媽媽我最有感的就是,原本幾乎每天都會接到老師的電話日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親師聯絡本,出現獎勵印章和老師的鼓勵留言…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自信與笑容回到臉上綻放。

啟端上課後的20週,我們另外在醫院進行的評估與心理衡鑑1報告出爐,確認孩子除了亞斯伯格症外,還有ADHD。這診斷對於孩子~抗拒寫字、嚴重的拖延、衝動…甚至動機薄弱…似乎找到了源頭,也對於為孩子過去努力忍耐這些問題而感到自責。用了醫院治療過動症的藥物,搭配啟端課程中持續的專注力引導與控制技巧,我們看到孩子無論在課業成績、競賽準備或游泳社團都快速取得長足進步;啟端課後的作業(觸覺刷、按摩、運動)更能舒緩藥後的不適、達到良好的放鬆與幫助睡眠;在醫療與啟端課成雙管齊下的期間,我們對孩子的表現感到驚艷的同時,更慶幸在幫助孩子的過程能找到對的機構、遇到專業的治療師,循序梳理。

在啟端上課時,受益的不只是孩子…,孩子進步期間,經歷高歌猛進的颯爽後,和父母間會出現許多期待衝突,例如:孩子覺得努力後可以得到結束和休息,但父母認為好的行為是需要維持並養成習慣;此時的雙方需要更多的自覺、理解、容忍、調整和維持,幾次孩子賭氣僵持,透過課後治療師的了解與處理得到和解和調整;「要支持幫助孩子的前提是,讓孩子願意相信與靠近」,這是我從啟端課程中最深的感受和感動,也成為我在期許孩子時,同時要求自己需要具備的執行原則。當孩子從個別課轉進團體課,教室外和其他家長在教室外交流經驗和資源,讓媽媽我不僅獲得支持還能透過經驗重新檢視自己的狀態,對孩子和家長提供滿滿的支持與能量。

整理這篇分享時,孩子轉到現在的學校已經第三個學期結束,即將邁入第四個學期。相較於過去手足無措的混亂,渡過紓壓、挫折容忍、情緒控制、專注力訓練,到現在可以立定強化社交技巧的循序梳理,感受到自己對孩子覺得未來可期的小雀躍…;這些改變和努力,還需要持續調整和維持,有啟端的專業可以依靠…我相信我有穩定的自信可以持續下去。

編註:

  1. 鑑別診斷是醫師的職權,因此雖然經過職能治療師諮詢和治療,需要正式的醫學診斷仍需在醫院或機構由醫師進行。
回到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