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無聊喔」
去年夏天,我跟我老婆在一家小咖啡廳吃早餐。
我們隔壁坐著一家人,有兩個小孩,大概六歲跟九歲。兩個小孩各自把平板立起來在看影片,音量大到我們這桌都聽得一清二楚。媽媽靠過去,小聲地跟他們說:「可以先把平板收起來吃飯嗎?」結果那個比較大的男孩連頭都沒抬,就很認真地回她說:
「可是媽,我吃飯的時候要幹嘛?」
他不是故意唱反調,他是真的搞不懂,他完全沒辦法想像「只是吃飯」這件事。
我當下呆住了一下,突然超清楚地意識到:現在的小孩真的忘了怎麼無聊。
而你的小孩可能也一樣。
你想想看——他們上次排隊不滑手機是什麼時候?上次坐在後座只是望著窗外發呆又是什麼時候?或是哪次吃一頓飯時沒架平板或手機在鹽罐和番茄醬中間?
我們沒注意到,但一點一滴地,我們正把孩子養成「沒學會什麼都不做」的狀態。所以他們才會這麼怕無聊——因為太陌生了。
但我們常常忘了,其實「無聊」根本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要開始的信號。當你的小孩說:「媽~我好無聊喔!」這不是壞事,這代表他們的腦袋終於停下來了。而這,就是他們開始往內思考、不是往外找刺激的時刻。因為創意就是從「無聊」開始的。
那是孩子開始自己思考、探索、發明的瞬間——而不是等著下一個安排從天而降。
那一刻,他們會:
- 突然把紙箱當作太空船
- 注意到地上螞蟻在搬家
- 拿一根破樹枝當成魔法棒、劍、或是打開神祕王國的鑰匙
這些靈感,不會在什麼都幫他們準備好的狀況下發生,只會出現在那個空白、安靜、沒有節目的時候。而你的角色,不是幫他們把這空白填滿,而是——留著那個空白。
因為如果你一直拿出螢幕或其他東西來分散他們注意力,他們就永遠沒機會發現:「原來我自己不無聊的能力這麼強。」
所以,當你的小孩丟一句經典的「我好無聊喔~」不要急著打破沉默 🖐️
他們其實不是真的在要什麼,他們真正想說的是:「我現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我還是想靠近你。」🧡
那該怎麼回應最好?把他們拉進你的世界。
可以這樣說:
- 「太棒了!來幫我煮晚餐吧!」
- 「好巧喔!我正要摺衣服,一起來啊~」
- 「太好了!冰箱超亂的,正好需要人幫我清一清。」
✖️他們不是需要被娛樂,
✔️他們只是想「跟你在一起」。
就算是削紅蘿蔔、配襪子——他們都寧願這樣。每一次都一樣。因為就在這些安靜又平凡的時刻,你正在塑造他們面對人生的方式。你讓他們知道:人生不是每一秒都要刺激、有趣、輕鬆的。現實有時候是安靜的、重複的、像摺毛巾或削馬鈴薯一樣無聊的。但也就是這些「好無聊的瞬間」,才真正鍛鍊出孩子面對世界的韌性。
哦對了,如果你家有青少年,一關掉螢幕就開始翻白眼,一樣這招也有效:
- • 「你無聊喔?剛好,我正要清冰箱後面!」
- • 「太棒了,水槽下方好像漏水了,來幫我看看!」
- • 或我最愛的一句:「我正要整理雜物抽屜,要不要一起?」
通常十次裡有九次,他們都會突然想起有什麼『超級重要的事』要做!
但那正是重點。你不是在懲罰他們,你是在提醒他們:「無聊」不會自動兌換成娛樂券。
所以當他們抱怨、嘆氣、翻白眼時?很好。那表示他們正站在發現自己潛能的門口。讓他們自己跨過去。
你可以的 💪
作者:Marko Juhant
Parenting Coach & Bestselling Author
StrategicParen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