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大能力
“Work Hard Play Hard” 一直是西方人的生活哲學,就連美國最高學府哈佛,都會專門外聘設計遊戲的人來教學生怎麼玩。然而常常聽到爸媽會跟孩子說「不要只知道玩,要多點念書,不然以後你就會很辛苦」,父母跟孩子對於玩樂的時間總是無法取得平衡。
到底「玩」對孩子有什麼益處呢?透過玩,孩子可提升創造力、主動學習、團隊合作、專注力、解決問題、抗壓力、人際溝通、語言表達等等能力,這些能力也正是面對未來世界最需要的能力。
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現在有問題的孩子愈來愈多,其實是因為「孩子們就是變得不一樣了。」一位在美國幼兒教育任職超過40年的老師說。「孩子越來越容易受挫,有時候連帽子掉地上都會哭。」她也觀察到孩子們越來越常從椅子上跌下來「一天至少跌倒三次。」還有越來越不專心、走動的時候常常會互撞,甚至撞牆。「這真的很奇怪,以前都沒有這種事的。」
各個研究報告不斷指出,幼兒在有意義的遊玩經驗中學習效果最佳,也是關鍵的發展期。0~6歲的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大自然活動和遊戲經驗,他們在開始上學的階段就會顯得笨拙(像是感覺、認知、動作協調的問題)、不容易專注、無法控制情緒、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法、表現出社交方面的困難。然而,這些應該是孩子們在幼兒時期,在自然的環境中,透過有意義的遊戲經驗發展出來。
且千萬不要因為孩子長大上國小後就開始壓縮「玩樂」時間,長年從事「游藝學」研究的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張世宗認為:「玩和學是平行的雙軌,互不取代,相輔相成。一個人的學習管道包括:教、玩、習。教是被動的、習(指習慣)是自動的,玩則是主動的,要把握教、玩、習三者平衡,才是最好的學習」。
以下是加拿大一位職能治療師針對幼兒「玩」的需求規劃出的「幼兒園的一天」,光是玩樂時間就足足4小時,因此若您孩子目前國小階段,每天盡可能最少給孩子2小時恣意地玩吧~
時間 |
排程 |
感統活動 |
07:00 |
起床 | 實行「兒童三明治重壓」或按摩迎接美好的一天 |
07:30 |
早餐 | 優酪乳+穀片 |
08:00 |
搭車去上學 | 聽音樂 |
08:45 |
抵達學校 | 上課5分鐘前跟著助教進入教室 |
坐在懶人沙發上看書 | ||
如果可能的話,教室燈光應處於昏暗或不開燈的狀態 | ||
09:15 |
坐在充氣椅墊上,抱著玩偶蛇 | |
10:00 |
活動中心 | 活動前做牆壁俯臥撑和椅子俯臥撑 |
10:30 |
點心時間 | 用吸管喝冷飲、吃脆脆和鹹鹹的零食 |
10:45 |
上洗手間 | 等待上廁所時間可以做牆壁俯臥撑 |
11:00 |
玩樂時間 | 與同學一起玩樂1小時 |
12:00 |
午餐 | 帶著重重的餐袋到餐廳,用吸管喝飲料、吃脆脆且有嚼勁的食物 |
12:30 |
下課 | 到操場上盡情地玩(攀爬架、單槓、鞦韆) |
13:00 |
安靜時間 | 關燈、坐在懶人沙發蓋著重重的毯子聽輕音樂 |
13:15 |
圖書館 | 歸還一箱圖書館的書並再借一箱書搬回教室 |
|
幫同學開門 | |
14:00 |
玩樂時間 | 與同學一起玩樂半小時 |
14:30 |
點心時間 | 用吸管喝冷飲、吃脆脆和鹹鹹的零食 |
15:00 |
說再見 | |
15:15 |
搭車回家 | 聽音樂 |
16:00 |
玩樂時間 | 回到家了,可以在床上跳、跑、騎車子等盡情地玩1.5小時 |
17:30 |
晚餐 | 用吸管喝、擺放充氣椅墊、幫忙擺放碗筷 |
18:00 |
家庭時間 | 與家人一起玩像是摔角或重壓覺活動1小時 |
20:00 |
睡覺 | 啟動睡前模式:按摩、蓋厚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