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管教秘笈

近期虐童新聞不斷上演,喚起大眾對兒少議題的關心,從新聞事件看來,還是有部分父母藉由體罰作為管教孩子的方法,總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打的不夠,但從美國兒科學會近期發表一項「有效的紀律教出健康孩子」的說法看來,「打罵」的管教方法,是最糟且無效的處理方式,而且還會為孩子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

 

英文discipline「自律」一詞來自於拉丁文字根disciplinare,意思是「教育或訓練別人」。身為父母需要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因為好的行為不會憑空出現,然而,這簡直是比登天還難,特別是看到孩子表現出很糟的行為時,父母的理智線會立即斷掉,接著就會對孩子大吼甚至可能打小孩。

父母有了小孩後就會發現原來撫養小孩絕對不只是把他們餵飽、幫他們換尿布這麼簡單;也不只是無數的失眠夜、消瘦的荷包及還要收拾無盡的混亂而已。撫養孩子的目的是要確保他們安全長大、善良與尊重他人並成為有用的人。

 

「打罵」的管教方法會帶來什麼影響

被體罰多的孩子基本上較易出現攻擊性的行為,這樣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打」的行為其實就是讓孩子知道原來「打人」是可以被接受的;其他負面影響如精神方面的問題、家暴和濫用藥物的問題。雖然這個結論並不是那麼明確且也有另一派的說法是父母如果有心理方面的問題,就比較會打小孩;而父母的心理疾病才是讓孩子的未來充滿問題的因素,但已有研究顯示用「打」的體罰方式確實會造成孩子在未來出現許多的問題。

另外一種教訓孩子的方法就是罵小孩,這幾乎是所有父母都會做的事;但是,如果經常罵小孩,是會導致心理和行為問題。罵小孩跟打小孩一樣,是會傷害親子之間的關係,試想,當一個愛你、關心你且保護你的人打你或對你口出惡言時,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

當然,用打或是口出惡言的管教方式並不表示孩子成人後就會變得有暴力傾向或出現其它方面的問題,仍有些人雖然小時候是接受這樣的管教方式,長大後還是很快樂;但是,既然有更好的管教方式,家長們又為何要冒這個風險呢?

 

良好的管教方式是什麼

良好的管教方式是以「愛」和「主動關懷」為出發點,提早讓孩子知道遊戲規則,千萬別等到孩子犯錯時才來責備,並且盡量以正面和鼓勵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以下提供您幾個如何以良好的管教方式來教出健康的孩子。

  1. 符合實際期望

家長應對每個階段孩子的管教方式設定符合他們實際年齡的期望;例如剛學會走路的小小孩就是喜歡到處摸東西、上小學後就是會用說謊來逃避任何可能會被打被罵的情況、青少年總是會做出一大堆事來表示自己可以獨立。當然,身為家長遇到這些情況時總不能當做沒事發生或是縱容孩子不當的行為。重要的是,當進行管教時,應該要能夠理解孩子在每一個階段所遇到的困難。如果必要,也可向專家詢問孩子在每一個成長階段應怎麼設定標準以符合自身期待。

  1. 界限分明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這些家規應該是要讓孩子能夠表現出善良、有禮且安全的行為,因此,如果設定某件事是不能做的,那麼就表示「不行」,絕對沒有模糊地帶。

  1. 一致性

如果跟孩子說好什麼事是不能做的,那就是不能做。假設你因為疲憊或是你很難遵守已定的遊戲規則,就同意孩子去做某件已說好不能做的事,那麼,孩子就會抓到你的弱點。因此,請慎選你要訂定的遊戲規則。

  1. 清楚地讓孩子知道不守規定的後果

適時的給孩子提醒,例如跟孩子說,我數到三,不要再調皮搗蛋了,不然要處罰囉。處罰的方式應該是孩子不喜歡的,例如讓孩子暫停遊戲或面壁幾分鐘,任何會讓他們感覺到無聊的地方都可以,然後不要跟孩子互動,除此之外,沒收玩具也是一個方法。

  1. 多鼓勵好的行為

孩子是很喜歡聽到別人說他很棒的!特別是他們表現很好時,家長應該試著多說「哇!真開心你做了這個」,又或是睡前多讀一篇故事給孩子聽來當奬勵。

  1. 留意自己的需求和反應

為人父母這個工作很不容易,有時候父母自己也需要「喘口氣」。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先確保把你的孩子交給家人照顧或是送到你放心的地方,接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冷靜。

 

有一句非洲諺語說,「教育孩子是需要眾人的力量。」每位父母都一定會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感到頭痛,這很正常,但當你不知所措時,可以向您的家人、朋友或是醫生尋求協助。

 

作者:Claire McCarthy,MD
出處: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預約諮詢

吳端文, 啟端, 啟端感覺統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