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基本介紹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各式感覺刺激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大腦。大腦需要將這些感覺輸入進行整合與處理,從而產生合宜且適當的動作反應。然而,有些孩子在整合和處理這些感覺訊息方面比較弱,這可能導致他們經常跌倒、力道控制不得宜、衝動、情緒起伏大、專注力差、學習障礙、行為問題、語言發展遲緩、坐立不安、感到沮喪、具有攻擊傾向、與別人談話時會靠得過近等情況。
課程目標
我深信,促進孩子感覺統合健全發展的關鍵在於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給予足夠的感覺刺激和豐富的動作經驗。我的目標是通過有意義的感覺活動,幫助孩子提升運用肢體的能力、發展穩定的情緒、以及組織和計畫的能力。
課程內容
在課程中,我會設計一系列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有趣,且具有挑戰性,旨在激發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以下是部分課程內容的介紹:

感覺統合課程詳細說明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愛爾絲(A. Jean Ayres)博士於1970年代以神經生理學和神經心理學為基礎發展出的理論,也是我在兒童職能治療中常用的參考架構。其中,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神經系統對兒童感覺統合的發展特別重要。
課程設計
在我們的課程中,我結合了三大類感覺刺激:觸覺、本體覺和前庭覺,將治療融入遊戲中,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提供不同形式、強度和頻率的感覺刺激,以此改善孩子的整體狀況。例如,當我發現孩子專注力不足時,這可能是因為警醒度不夠,我會安排衝跑、跳躍、在鞦韆上旋轉或倒掛等活動來增強孩子的警醒度,從而提升專注力。
觸覺系統
觸覺系統涉及孩子的觸覺區辨能力以及溫度覺、壓覺、痛覺和振動覺。我發現,觸覺刺激的輸入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情緒穩定度、減輕緊張焦慮感,並促進精細動作能力。
前庭覺系統
前庭覺系統負責偵測頭部位置的改變,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與協調。前庭覺刺激的輸入會影響孩子的視知覺、空間知覺和方向感、聽覺和語言發展、警醒度與專注力、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甚至影響孩子的情緒和睡眠。
本體覺系統
本體覺系統幫助孩子辨別肢體位置和肢體動作的速度、力道和方向。本體覺刺激的輸入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挫折忍受度、衝動控制和生活自理能力,並改善孩子的睡眠品質及調節孩子對前庭覺和觸覺的過度反應。
感覺統合失調的影響
感覺統合失調影響層面廣泛,我經常遇到的相關症狀包括:
對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反應過度(如不喜歡被碰或被摸、不敢盪鞦韆、怕非預期的大聲音)。
對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反應不足(如一直轉圈圈、從高處往下跳)。
過動、容易分心(如坐不住、動個不停)。
警醒度低、注意力不集中(如丟三落四、心不在焉)。
活動量過低或過高。
人際互動和情緒問題(如易怒、固執、容易與別人衝突)。
轉換環境或情境有困難(如容易怕生、緊張、焦慮、害怕)。
動作協調度差(如常跌倒、剪紙或握筆困難)。
語言和聽覺發展有狀況(如口齒不清、語言發展遲緩、聽不懂)。
學業成就低落(如閱讀、書寫、計算有困難、不喜歡上學)。
通過我們精準的感覺統合課程,家長能夠深入了解感覺統合的概念,並與老師一起為孩子提供適當的環境,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