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loader
文章段落
分享文章
文章段落

神經反射整合療法

專業技術

目標 

著重於早期動作發展和反射整合過程,以此促進感覺處理功能、動作發展、情緒復原力和學習能力。

詳細說明 

神經反射整合療法強調每一個正確的反射過程中,感覺刺激的手法與動作反應的連結,以利腦功能的處理能力。包括從一些原始身體各面向的動作模組,到高階腦的動作模式和姿勢控制能力的成熟,達到促進神經發展的成效。

神經反射整合療法的功效:

  • 嬰兒的反射發展,反射的重新建構(repatterning)及最佳化的功能。
  • 應用於動作發展與感覺動作整合障礙的孩子,例如:腦性麻痺、運用肢體能力不佳(Dyspraxia)、因神經缺陷引起的動作系統問題。
  • 情緒發展與行為模式障礙的孩子,例如:被過度保護、退縮、情緒穩定度不佳、情緒成熟度不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攻擊行為、恐懼症。
  • 認知發展障礙的孩子,例如:注意力缺失症、閱讀障礙、數學學習障礙、語言發展遲緩、記憶力不佳。
  • 聽覺處理、視覺處理的最佳化。
  • 針對語言發展所需的口腔神經動作活動,包括:吸吮、吞嚥、啃咬、咀嚼、頭部的翻正反應、口腔動作和其他反射。

案例分享

啟端與孩子的故事——小平

小平是一位5歲7個月大的男生,是個長得文靜俊美的孩子,爸媽告訴我他的困難處:不敢上學、怕去人多的地方。「害怕」是一個大難關,害怕和緊張呈現在遊戲中,他不能接受任何有比賽,比快的玩法,比如說復活節玩「快!快!去找蛋!」他一點都不想玩;他怕做錯事,在轉換情境時也很緊張,很多事的變通性不好,比如說寫字時一定要用有橡皮擦的鉛筆,肢體動作也顯得僵硬,在跑步時看得出來。所以,他在家自學,去朋友的生日派對也會哭著跑去找媽媽,那樣好辛苦的一副圖畫呈現在我眼前。

爸媽帶小平來到啟端,我和他們深度會談,評分他們作的感覺處理能力剖析量表(Sensory Profile),也作了臨床觀察以及「神經反射整合評估」。評估結果:「他不是亞斯伯格,不是光譜上的孩子,只是神經調節功能不佳、情緒調節能力弱,導致愈來愈差的團體適應能力。」

我們立刻開始幫助他,先從最快降低焦慮、提升副交感神經的安定舒適整合課程開始,做完之後,看得出他臉上的緊繃消失了,露出微微笑容,爸媽也回應:「小平顯得輕鬆多了。」再來我們就密集的教了觸覺整合按摩,也做了量子反射整合,他躺在Biomat上做了這個兼具放鬆和促進反射整合的進階治療。我們連續做了7次「神經反射整合療法」治療,改善了驚嚇反射:莫羅氏反射、恐懼麻痺反射、腳底肌腱防衛反射、巴賓斯基反射以及脊柱格蘭特反射和脊柱佩雷斯反射。看著他很喜歡這些反射整合動作,也一天一天的進步,變成一個開心的小孩,真是令人欣慰;結束了他短短12天治療,小平和他的爸媽滿意的回洛杉磯了;回去不久,爸媽寫信告訴我們「小平去上學了,輕鬆的過日子了,可以和許多小朋友快樂玩遊戲了。」收到這樣的消息,真是太好了。


牧牧和「降落傘反射」

「媽媽,我要認真走路,才不會跌倒。」
牧牧是個特別的孩子。
身體兩側肌肉張力不對稱、張力性斜頸、走路時常踩空跌倒、對跌倒沒感覺,整張臉都瘀青了,不哭也不覺得痛、看到障礙物了還是直接撞上去、踮腳尖、除了父母之外,沒有人可以抱他、一歲以前,面無表情,不會笑。

牧牧從四個月大時就開始做療育了,但上述的狀況依然層出不窮。
「我只希望他能平安長大,不需要時時刻刻擔心他流血受傷。」
這是牧牧媽媽最大的期待。

對於其他孩子而言,走路是個稀鬆平常的事情,但牧牧卻需要特別花費心力,用眼睛確認自己走得穩、走得好,光是為了保護自己都這麼辛苦了,更遑論要像其他孩子一樣追趕跑跳碰了。
該提醒的都提醒了!
該注意的都注意了!
但牧牧仍然跌的鼻青臉腫的,很顯然的,我們要從根本的大腦成熟度做起。

「神經反射整合療法」中的 Hand supporting Reflex(俗稱的降落傘反射)、Spinal Galant Reflex(脊柱嘉蘭特反射)、Trunk Extension Reflex(軀幹伸展反射)、Babkin Palmomental Reflex(巴賓手口反射),搭配量子反射整合治療、感覺統合活動是改善牧牧狀況的處方!

但最首要的是要「保命」,誘發出牧牧的保護性反射,如果還無法立即改善跌倒這件事情,至少我們在快跌倒時,要能讓牧牧知道,要伸出手來緩衝,減少受傷的機會。

而當中降落傘反射(Hand Supporting)就是當中重要的功臣。
降落傘反射是一個保護自己跟維持重心平衡的反射,當我們抱著孩子的上胸,使孩子面朝下,突然的下墜時,孩子的雙手會對稱性的張開,像個降落傘下降,以保護自己不致撞上平面。
降落傘反射是孩子在子宮內約12週會出現的反射,在 0-6 個月時活躍,在6個月大時,整合成為長存反射。(這也就是為何跌倒時,我們不需要靠大腦思考「我該伸出手,保護自己不跌倒」,而是下意識的、反射性的就會伸手緩衝的緣故。)

降落傘反射在發展性上的意義如下:
個人空間:對於他人能靠近你的距離遠近。沒整合好的孩子,容易過度熱情,總是在互動時,靠他人太近;相反的例子,有的孩子希望他人都離自己遠遠的,不要靠太近。
能讓自己遠離危險、壓力,一個手臂的長度。
身體界線:是否能清楚明白每個人的身體界線,過度活躍/不活躍的孩子,都容易在成長過程存在霸凌議題。
降落傘反射沒整合的孩子會出現下述狀況:
時常跌倒受傷
不佳的界線:
較具攻擊性
冷淡/傲慢
性格較孤立冷僻
容易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易霸凌他人或被霸凌
對於接受外在資訊的能力薄弱

經過了3個多月,牧牧的傷口從大面積擦傷,逐漸縮小。媽媽說:「現在牧牧跌倒的頻率變少了,就算有跌倒也大多是因為他疲累了的緣故。而且現在跌倒了會知道痛跟會哭,踮腳尖的狀況無形中也改善了,『神經反射整合療法』真的很神奇!」
(註:非單指降落傘反射反射整合就能改善這麼多面向,牧牧是同時進行多項反射整合運動,搭配每天例行的運動與感覺統合活動。)

「老師,我心目中的大石頭雖然還沒放下,但是大石頭變小石頭了!」
看到媽媽欣慰的笑臉,我知道幫上了忙,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不是擔心孩子受傷,就處處侷限探索的機會,而是在陪伴與協助下,點滿孩子的能力,教導他如何保護自己、成長茁壯。


透過「神經反射整合療法」按摩,和緊張焦慮說掰掰

「老師,我跟你說,真的好神奇喔!」小宇激動地跑過來跟我說。
我好奇地回問「怎麼了?」
「那天你幫我做的那些按摩,很像施了魔法一樣,我覺得我變勇敢了!」
小宇說完這些話後,便興奮的跑走了,留下一頭霧水的我。

事情拉回幾天前,我幫小宇做了反射整合的測驗,同時教導媽媽幫助反射整合的「神經反射整合療法」按摩,其中最根本的是 Moro reflex 和 Fear paralysis reflex,這兩個反射跟內在的緊張、焦慮相關,因此這些內在的狀況,也會由內而外的影響外在行為,例如咬指甲、眼神飄移、眼神接觸不佳、雙手捏衣物等等。

測驗當天小宇媽媽表示小宇平常沒有什麼緊張的表現,但小宇媽媽也回憶起小宇在嬰幼兒時期,還滿容易因聲音而受到驚嚇,出現雙手舉起、雙掌撐開的動作,而這正是前面提到的 Moro reflex 反應。於是回去後,小宇媽媽便認真的執行反射整合按摩。

「他跟你說了嗎?我也覺得很神奇,以前我們家附近有個地方,他不敢靠近,每次就算是開開心心的跑來跑去在玩,但只要到那個地方他就會停下來,我問他為什麼,他跟我說他害怕,可是昨天他一樣又經過那個地方的時候,他感覺就沒有害怕的走過去了!」在執行幾天的「神經反射整合療法」按摩後,在遇到小宇媽媽時,她告訴我這件事情。

先前這兩項反射整合,我多半做在3歲前的小小孩身上,有一位孩子每次到了睡覺時間便喜歡將自己全身蜷曲在一起,甚至是在被平放呈現躺姿時就開始用力屈曲自己的身體,整體的動作發展也是比較落後,尚未有口語。雖然起初媽媽回去執行按摩的過程並不是那麼順利,因為是小小孩不一定可以完全配合指令,也容易有情緒,但媽媽仍盡量達成,三個月後,孩子蜷曲身體的狀況改善,動作發展也開始有了進展。

另一位孩子,一樣也是動作發展較為落後,過去療育的經驗不是那麼好,所以起初進到治療場域,容易有情緒,我們都知道對家長來說,希望看到孩子早日追上同齡孩童的發展里程,而我告訴家長,這些固然重要,但眼前對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先有穩定的情緒,以及對環境和人的安適感,想想看即使是大人,應該也是在內在穩定的狀態,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率吧?如此我們不該一味強求孩子配合。藉由「神經反射整合療法」按摩,孩子的狀態獲得改善,家長也改變了心態,我們一起看到孩子在口語表達、認知理解和動作發展上的進步。

透過上面的三個案例分享,讓我們了解「神經反射整合療法」按摩,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神經發展上面更穩定,其中 Moro reflex 和 Fear paralysis reflex 的反射整合,可以改善孩子緊張焦慮的狀況,同時在啟端,我們秉持著遊戲和玩樂是孩子重要的職能,唯有讓孩子從中獲得樂趣,才能再引領孩子去做更多的事情與學習。

回到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