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人際社交互動

課程目標

透過團體課程,提升孩子的社交技巧、互動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理心、挫折忍受度、情緒調節能力,讓孩子從小團體(2~6人)的練習中,逐漸具備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課程詳細說明

影響孩子社交技巧、互動能力,及社會情緒表現的因素有很多,以下列舉的狀況皆可能造成孩子的社交技巧、互動能力或社會情緒表現不佳,包括:

  • 感覺調節障礙,例如:觸覺防禦、重力不安全感、聽覺防禦、感覺尋求等,感覺調節問題會影響孩子解讀環境中訊息的能力,通常有感覺防禦的孩子會比較敏感、容易緊張焦慮,因而在社交情境下顯得較退縮或躁動不安。
  • 警醒度調節不佳,孩子警醒度偏高時,常會隨著環境變化而過度興奮或過度緊張,導致在社交情境中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或是太緊張而表現退縮;孩子警醒度偏低時,則常會發呆恍神,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良好的參與社交情境,不論是警醒度偏高、偏低或是波動,都會讓孩子無法有適當的社交表現。
  • 情緒調節不佳,例如:和同儕玩遊戲時,容易生氣、和別人吵架等。
  • 衝動控制不佳,例如:搶玩具、不能排隊等待、搶著說話等。
  • 挫折忍受度低,例如:玩遊戲不能輸、輸了就拒絕再和對方一起玩等。
  • 堅持度高、固執、缺乏彈性思考,例如:無法和同儕討論遊戲規則、堅持己見等。
  • 問題解決能力不佳,例如:和同儕意見不同時會不知所措,或使用不適當的方式(如:大吼大叫、態度不佳)溝通等。
  • 缺乏同理心,例如:遊戲贏了就嘲笑輸的一方、說別人很笨等。
  • 缺乏與同儕的(正向)互動經驗,例如:沒有固定玩伴的獨生子女。
  • 理解能力或表達能力落後同儕,可能造成孩子與同儕遊戲時,因不理解遊戲規則或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與同儕有衝突,或是同儕不想一起玩。
  • 缺乏社會認知(social thinking)能力,例如:不為別人著想、不會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事情、對社會潛規則的認知不足。

職能治療師會在個別課時,首先評估及處理孩子的個別狀況,當孩子狀況逐漸進步及穩定後,若有社交技巧訓練需求的孩子,該名治療師將會與其他治療師討論是否有適合一起上團體課的孩子,並組成2~6人小團體的形式來練習人際互動,以提升孩子的社交技巧、互動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也從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理心、挫折忍受度、及情緒調節能力,讓孩子逐漸具備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即刻預約諮詢